“一站式”学生服务社区

机构简介

齐心战“疫”吉林工师学工人勇担当乐奉献

作者:浏览:时间:2022-04-29

  “党员就要亮出身份来、站到一线来、拿出士气来”“我是辅导员我应该上,我是党员我更应该上”“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春寒料峭的三月春城,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为了保证疫情防控校园全封闭管理状态下各项工作正常运转,一场抗击疫情的攻坚战、阻击战全面打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六十余名学工干部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反应迅速,履职尽责、坚守岗位,积极投身到这场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的战斗中,在战“疫”中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在奋斗中彰显辅导员的责任与担当。信心坚定、生活有序的同学们背后,离不开与学生面对面、“屏”对“屏”、心贴心的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工人。他们有情怀、敢担当、能奉献,他们听从指挥、闻令而动、履职尽责,他们心系学生健康、关爱学生成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者的担当,用坚守、责任和温情为所有学生筑起了坚强的堡垒。


  一、精准施策 全面扎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学校高度重视疫情期间的学生工作,专门成立由学校领导任组长的学生管理专班组,多次召开线上线下会议,认真研究,周密部署,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学生安全、校园安全。定期召开学生管理调度会,协调解决学生封寝期间的核酸检测、外出取餐、生活需求、心理辅导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学生宿舍网格化管理方面,全面建立“楼长-楼层长-宿舍长-志愿者”的四级宿舍网格化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组建各楼层志愿服务队,强化对学生的核酸检测引导和日常管理。带着责任、带着温度、带着情怀与同学们同吃、同住,凝聚起了校园疫情防控的钢铁防线。



  二、下沉一线、服务一线、坚守一线

  学工干部以疫情为令,迅速行动,切换为“战斗状态”,把疫情防控的责任扛在肩上,把学生的需求安全放在心头,学工部部长武德峰多次组织召开学工干部线上防控工作部署会,落实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组建校院班三级联动的工作队伍,明确责任分工,吹响疫情防控集结号。

  学工干部、辅导员舍小家,为大家,心系学生,率先垂范,下沉一线、服务一线、坚守一线。24小时坚守在战“疫”一线,把办公室变成了“临时宿舍”,与同学们一起战“疫”,守护他们的平安健康。

  他们通宵达旦,加班加点,全力以赴为学校防疫工作贡献力量,已成为战“疫”阶段的工作习惯。

他们穿上防护服,成为志愿者,在凛冽寒风中,在纷飞大雪时,把热腾腾的盒饭运来,带着学生志愿者穿梭在各栋寝室楼之间,为同学们送去丰盛的一日三餐。

  他们不顾疲劳,不辞辛苦,和学生志愿者一道,把防疫物资、药品、快递等分发到同学们的手中,为同学们的平安健康筑牢最坚固的屏障。


  三、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

  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学工人坚持“一条主线”、“两项教育”、三种教育载体、“五个关爱”的思想教育活动,切实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引导作用,积极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凝聚起广大师生战胜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

  坚持“一条主线”,做好顶层设计,做到思政教育工作与疫情防控工作同部署、同落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校立足疫情防控工作大局,坚持立德树人这条主线,充分挖掘抗疫期间生动、鲜活的英雄事例,讲好抗疫故事,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教育引导全校师生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制定《关于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管理工作专班,建立四级网格化管理,辅导员、学工干部入住公寓,进行精准化思想政治教育,将疫情防控和思政工作有机融合。

  开展“五爱”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两项教育”,厚植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提升青年学生的政治素养,培养学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在展现良好精神风貌中磨练坚强意志,在履职尽责和勇于担当中锤炼美好品质。

  发挥抗疫英雄榜样、家校一体化联动育人、网络教育新阵地三种教育载体,讲好抗疫故事,凝聚起工师战“疫”的勇气和信心。

  开展关爱学生身心、关爱学生生活、关爱学生学习、关爱学生就业、关爱困难学生“五个关爱”活动,提供有温度的人文关怀,给予学生以信心和力量。

  开展“红色领航铸魂,众志成城战疫”主题教育活动、学习北京冬奥精神活动、全校学生“抗击疫情我有力量”的承诺系列活动、“五四红色歌曲线上大合唱”活动、“青春同心,运动同行”线上主题体育比赛、“我的抗疫故事”征文比赛、“同心抗疫,最美志愿者图片征集”、“科学助力,‘疫’起防控”线上知识竞赛、“勠力同心 以艺战疫——抗击疫情主题书画作品”征集、《寝室是我家,联动你我他》图片和视频征集等十项活动,努力营造正能量氛围,倡导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多措并举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为有效的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确保学生克服恐慌和消极情绪,学校多措并举,成立工作专班,开通24小时学生心理服务热线电话,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适时进行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用心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学校制定下发了《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预案》,构建“校—院—班级—寝室”四级心理育人格局,层层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心理咨询中心组织13名专兼职心理教师开通学生心理服务热线电话,为学生提供常态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及时解决学生心理困扰;组织55名学生朋辈心理委员开通朋辈心理互助QQ专线,开通学生线上“安心自习室”,通过提升学习力的脑波音乐背景让学生放松心情、专注学习,日均200余学生上线学习。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吉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646份。心理咨询师主动深入到学生隔离转运群中,将心理工作前置,及时为隔离学生提供心理服务,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组织各学院开展心理相关讲座75场,累计覆盖17373人次;召开主题班会270场,累计覆盖9763人次。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结果中的重度和较重学生、心理问题学生台账中严重心理问题学生和危机心理学生、落实包保责任制,一人一策,做好人文关怀。针对新冠疫情确诊学生给予高度关怀,每日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动态了解,掌握学生就诊状况。解决困难、疏导心理问题97个,其中一般心理问题83例,严重心理问题14例。开展医校合作,通过绿色通道为学生采买精神类药物4次,及时缓解了学生的身心症状。


  五、“疫”路守护,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疫情面前,每一位学工人深知,学生的健康平安始终是大家最深最大的牵挂。闻令而动,学工人快速集结出动,从“24小时开机”变为“24小时待命”,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以自身责任和担当,用坚守、温情、细致与爱为所有学生保驾护航,诠释着学工人的初心和使命。

她是242名学生的大家长,她是五公寓800余名学生的临时楼长,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是新闻与出版学院辅导员徐晶。从吹响防疫集结号那一刻起,徐晶老师就坚守在学生身边,坚守抗疫一线。做好寝室封闭管理、开展防疫知识宣讲、组织核酸检测、每日物资分发、精准掌握个人负责学生的健康状况及思想动态,定时报送学生信息台账,“一个不漏”“一个不错”精准掌握学生疫情防控动态。

  疫情发生以来,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刘广鑫很快就从 “日常管理模式”转入了“战时状态”,不分时间的守电脑、看手机,接收工作、发布信息、统计排查、上报数据,与同学们沟通安抚情绪……这就是他的日常生活。晨曦徐徐拉开帷幕之时,他已奔波在寝室之中了,每天早晨要为四舍的同学们派发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他负责整个四舍以及志愿者的餐食,每天早中晚三餐,协助志愿者们完成为一千多名学生送饭的重任。

  3月12日,学工部公寓管理科于婷婷老师面对全市公共交通停运的困难,拉着行李箱徒步一个多小时到达学校,勇敢地投身到抗疫一线。3月16日,她成为了三舍楼长,每天早上早早和志愿者们一起等着早饭送达,再按照名单分发给每个寝室,保证同学们能吃上热乎乎的饭。每次饭箱到了门口,于婷婷总是第一个上车搬运饭箱。三舍的学生志愿者换了一批又一批,每次有新鲜血液进来,于婷婷都要与志愿者重新磨合,帮助他们熟悉自己的任务。

  自入驻学生公寓以来,艺术与设计学院辅导员赵婷婷始终战斗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与学生同吃同住,朝夕相处,暖心守候。从一日三餐的发放、配送,消杀餐食保温箱,再到学生线上订购物资的派送,以及为学生取药、送药,组织学生做核酸,分装各楼层的抗原自测试剂……处处都可以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多次组织学生召开线上班会,了解学生思想状态,提醒学生做好日常防护,积极配合学校防疫举措,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校园封闭管理以来,祖丽胡玛尔老师一直坚守岗位,与广大学生同吃同住。在学生全员核酸检测中,扫“吉祥码”登记、维持现场秩序,她忙前忙后,毫无怨言。统计校内学生数、学生校内外隔离人数、上报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结果等也成为了她的重点工作之一。在这其间,她参与迎接解除隔离返校学生工作,“欢迎回家!”“老师帮你测一下体温”......她用简单的话语表达出对学生的深切关爱。除此之外,她自掏腰包,为学生送去零食,只为疫情防控期间学生有个好心情。

  “作为一名辅导员,学生在哪儿,我就应该在哪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新闻与出版学院辅导员姚聪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3月10日晚上,姚聪接到紧急通知,每个学院需派驻一名辅导员在校值班,完成疫情期间的学生管理工作,她第一时间报名,投入值班工作。每日组织学生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发放一日三餐及防疫物资,每天的工作紧张而充实。

  如今,马云峰老师已经驻校一个多月了,抗疫工作的强度可想而知,频繁地搬运重物,让她全身没一处不疼。但她毫无怨言,总说这些都不算什么,最难过的是对学生的心疼。刚封寝时学生心里委屈向她打电话哭诉,她心疼;看到学生志愿者忙的没时间吃饭,她也会心疼;因为在马云峰看来,这些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所以哪怕工作再辛苦,她还是会坚守在抗疫第一线。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杨德成从3月12日开始入住长德校区,一直与同学们在一起,对于患病的家人,平时只能在闲暇时通过电话进行沟通与安慰。作为教师突击队一员,积极参与校区学生生活物资和医疗物资的搬运;作为四公寓负责老师,要管理641名女同学的生活必需品采购、运送、分发,有时过于劳累时常常夜间吃了药才能缓解,但每每看到学生们拿到手里的生活必需品开心的模样,内心是快乐的。

  经济与管理学院高新校区辅导员李雷老师一直坚守在校区。他主动请缨,负责学生志愿者的管理和统筹、寝室消杀及学生心里疏导等重点工作。由于他患有严重的高尿酸血症,只能依靠双拐行走,本来不适合长时间站立或步行,依然坚持每日巡查各公寓封闭管理情况,配合校区管理办组织学生有序进行核酸检测,直至病情加重,只能卧床,但他没有放下工作,把床铺放在校园监控旁,遥控指挥志愿者工作。这期间,李雷老师幼子突发哮喘,急需入院治疗,虽然学院领导获悉后第一时间通知李雷老师离校陪孩子就医,但为了学院在校932名孩子的健康安全,他背负着对妻儿的愧疚,毅然决定留在校区继续工作。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中,周倩倩老师每天核对学生核酸检测、自测人数上报,组织召开各项团委活动的同时,负责隔离同学们进出方舱和医院的信息收集,进行心理疏导。她在努力传递着自己的力量,每天在群里分享有趣的图片,与大家互动,每晚会分享适合入睡的歌曲。让每一个在群里的同学,虽然在校外隔离,仍能感到时刻有老师的陪伴与鼓励。

  战疫期间,国际教育学院分团委书记徐珊珊老师的“微故事”火了,她的“朋友圈”亮了。她从3月11日开始每天记录抗击疫情的点滴,三五句,真实情怀抒发,让同学们亲切;几段话,身边微故事,给同学们鼓劲加油。从徐老师的战疫“微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感染病毒学生的乐观坚定的故事,我们听到了同寝同学的理解宽容的故事,我们发现了领导同事的关心照顾温暖,我们领略了家人的支持鼓励。

  “坚决筑牢校园防疫长城,做好疫情大考答卷人”,校团委副书记纪晨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防疫的号角在校园里吹响,他迅速投入战斗,成为防疫一线的“多面手”。他是学生志愿服务的“指挥员”。面对疫情校团委向全体学生发出志愿者招募令,迅速组成了各级团学突击队和“青马”突击队,建立四个隔离点临时团支部,把团旗插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是学生物资的“快递员”。按照闭环管理的要求,他与8名学生志愿者组成“校外物资运输突击队”,负责每次两千余件欧亚物资的消杀和运输工作,成为让学生安心的坚实后盾。他是第四公寓的“管理员”。4月21日起他担任凯旋校区第四公寓楼的楼长,从核酸检测、三餐配送、日常防护、心理疏导、政策宣讲,到思想引领、服务保障、漏点排查、监督检查等各个环节,他都冲锋在前,争做抗“疫”排头兵,用心筑起守护学生的最强防线。

  无数学工人在抗疫战斗中冲锋陷阵,他们是学生们眼中的“全能战士”,更是这个特殊时期学生们的“定心丸”。他们在每一声战“疫”的号角里,在每一个学生需要的时刻中,在每一所学校需要的角落间,有呼必应、有应必达。多少个日日夜夜,木塔力普老师出现在核酸检测、迎接校外隔离学生返校的现场;鲁业明老师总会按时把每一名治愈返校学生送到相应的隔离点;被学生戏称为“铁拐李”的李晓程老师白天在操场“喊麦”,晚上还在为明天的“喊麦”苦练着;忘不了武德峰部长在讲述何健老师进入宿舍参与学生管理,因条件有限只能与学生“同寝室”的那种心疼与无奈;也看到了张继生老师那红色的眼珠和肿起的小腿。校工会主席阚雨沐动情地说:“永远不会忘记我把郭凤臣副部长扶到沙发上,倒上水,然后急匆匆地跑去校医院给他取速效救心丸时那种焦急和担心;刘晓敏副部长像‘女汉子’一样给学生送东西,嗓子沙哑还要带着口罩、防护服、面屏全副武装地和孩子们一起唱歌的场景;武德峰部长是最忙碌也最不忍心打扰的人,他的电话成了热线,指挥调度、布置工作、沟通协调,常常忙到深夜,看了让人心疼;无数次看到陈景翊副书记往返于办公楼与各宿舍楼之间,尽管陪在他身边的人在不断变化,不变的永远是那急匆匆的脚步和严肃的表情。”

  在这场“疫”战中,吉林工师全体学生工作者始终围绕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始终奋斗和坚守在抗疫一线,无私奉献,守护着全校学生的健康安全,以实际行动彰显着学生工作者的育人使命,用爱的坚守书写了抗击疫情中最美的华章。


上一条:爱满工师,返校进行时!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凯旋路3050号  邮编:130052

版权所有: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生工作部(处) COPYRIGHT©2023-2028

书记信箱:chengjingyi2000@126.com  部长信箱:9733558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