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程学院李克强
一、案例背景
目前,由于我国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高校学生中贫困生和特困生比例正在逐年增加。调查表明,过半数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这些压力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困扰,而贫困生们并不懂得该如何去化解。
家里贫困让很多贫困生感到很自卑,觉得低人一截,不敢正视别人,不敢发表自己正确的见解,不敢和别人交流,更不敢和老师对话,在人多的场合,会选择偷偷的逃离。
自卑是贫困生最为突出的心理问题,由于自卑从而导致自我封闭、自我鄙视,对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对经济贫困、生活困难的现实,常常会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从而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不与同学交流,不参加集体活动,消极地对待人生,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使整个人生带有浓重的灰色调,常常自惭形秽,郁郁寡欢。
二、案例事件
在我所带班级就遇到这样一位同学,他的大体情况如下:男生,系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一名普通学生,来自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牛场尖岩村大寨一组,该生父亲残疾,爷爷奶奶年老多病,妹妹在读初中,全家靠母亲一人打零工补贴家用,是典型贫困家庭,家中都为他能考取大学感到欣慰,但是沉重的学费、生活费成为了其家庭的一个难题。该生在校期间也由于成长环境、家庭贫困等原因一直感觉很自卑,刚入校时,和老师、同学交流时感到很胆怯,说话时眼神游离,不敢直视对方,但该生平时省吃俭用,经常到校外打零工做兼职去赚取生活费,寒暑假也都在外做兼职没有回家,在同学心中一直是一个非常自强的学生。
三、工作思路、措施及效果
从该生入学报到后,了解到该生的情况开始,我就开始关注该生,发现该生的问题有二,其一是心理压力特别大,一方面怕自己适应不了新的环境,上大学前还经常到山上放牛,从未出过远门,普通话很差;另一方面,也是最现实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学费和生活费的问题。其二是思想问题,由于其成长环境和家庭贫困原因,使得他有很强的自卑感。
我将该生的家庭情况和成长经历向分院领导进行了汇报。分院对该生予以了高度重视。为了解决该生的日常生活问题,在国家助学金的发放中对他的情况给予了充分的考虑,给予其国家助学金、励志奖学金、校级特困生补助金等各种资助,基本满足了日常的生活开支。我关注着该生的情况,不定期与该生进行沟通,了解他的现实问题与思想动态。
该生也自立自强,在课余时间自己找了很多兼职,通过打工来获取一些收入作为生活费。但在做兼职的同时,他也存在着不少困扰。比如在学校附近小餐馆做服务生,经常会有认识同学到小餐馆就餐,有的学生会以鄙夷的神态看着他,使他心里感觉很不是滋味。
鉴于贫困生的心理较为敏感,所以对于这件事我对他进行了及时的心里干预。在了解到他的困扰后,我帮助他对这件事情进行了分析,并且告诉他,靠自己双手赚取生活费并没有错,别人的看法不用太过在意,古人云,自古英才多磨难。贫困并不是他的错,关键是他的心理不能贫困。应该将贫困当作是一种锻炼的机会,一种前进的动力。所以,我觉得,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能够把贫困也看成是一种磨难、一种考验,思想上就会正确对待,行动上就会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也就不会因此产生自卑心理。
其次,我经常教导该生,要学会与人相处。不要因为家庭情况而产生自卑心理,要从自我封闭的状态中走出来,努力尝试去融入班级大家庭,我也鼓励他积极参与到学院、班级举行的各项活动中来,去感受集体的温暖。第三,我还时常教导该生要学会感恩,要感谢自己的父母,感谢他们生了自己,养育了自己,要以感恩的心去感谢这个社会,感谢父母,感谢朋友。第四,还要教会他正确的思考方式,让他学会正确考虑问题,看待事物,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发展观,在社会发展中找准自己的坐标和定位。
另外,在本学期,我与该生一次交谈中,得知他有强烈的创业意识,恰巧学校在申报创新创业项目,根据他的想法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在我的启发下,他很快与几个同学集思广益根据我校的饮食结构,再结合自己家乡的特产为卖点开办了自己的贵州特色小吃店,其中为同学们供应着各种各样家乡当地的小吃,虽然在创业前期工作繁重、困难重重,再加上期末考试的重担,但是在保证学习成绩的前提下,该生的小吃店经营的有声有色,保持着每月几百元的盈利,基本解决了大家的生活问题,该生也因创业和在学生会的出色工作,增强了自信心,加强了沟通能力。最后,对于该生的优点我会给予肯定,对于他的缺点我也会坦率的指出,引导他的思想进入正确的轨道,逐渐使他消除自卑、增强自信。
在我们共同的关注下,该生的成长明显,在校近两年的时间里,增强了自信,加强了沟通能力,并且普通话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目前总成绩排名专业第四名,并且担任我院体育部副部长,工作踏实负责,我感到很欣慰。
四、分析与启示
对于像该生这样的学生,我们一定要用爱心、耐心作好他的思想工作,不能让这类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应该懂得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不让同辈群体带给他们压力,要给贫困生创造一个平等的氛围。而对于像该生这样家庭情况特别贫困的学生,应该更加关注,找到学生产生思想问题的症结所在,化解开学生内心的思想包袱,因势利导,给学生指明正确的思考和行为方式。